听新闻
放大镜
追记最高检原副厅级干部夏健翔:“这是我的工作我的事业”
2019-05-15 09:31:00  来源:检察日报

  那些与家人相伴的日子

  ——追记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办公室原副厅级干部夏健翔(下)

  熟悉的门楼映入眼帘:北河沿大街147号。夏健翔已经有三个月没有上班了,看着熟悉的大门,他喟然一叹:“我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上班呢?”

  那天晚上,一家三口出门取一个包裹,儿子夏凡博开车,夏健翔坐在副驾驶座,妻子王敏坐在后座。这是自从夏健翔诊断出身患癌症后,他们一家偶尔开车出行时的固定模式。

  取完包裹本来应该直接穿行长安街回家,夏健翔却坚持要拐到单位所在的北河沿大街。他恋恋不舍地看着曾经工作了十几年的地方,他无数次加班之后披星戴月从那个大门出来,走到灯火辉煌的街头。

  他想回去上班。

  写材料比吃饭重要

  “写材料”是夏健翔在最高检政治部工作的常态。公文写作是一项辛苦的工作,一般人很难长期沉下心去干,但夏健翔却乐此不疲。

  2002年,夏健翔转业来到最高检,服从组织安排,一直从事写作工作。“写的材料得到领导的肯定、同事的称赞,是他最欣慰的事,就像吃了蜜似的,乐滋滋的。”王敏回忆说。

  在王敏的记忆里,夏健翔没有节假日、星期天的概念。下班回家后,不管是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还是在外走路,夏健翔大多数的时候都是在思考问题,构思文章架构,或者打个腹稿。“我不经意间跟他说话,他要么听而不闻,聚精会神地抽着烟、两眼直愣愣地盯着前方,要么猛地一愣,被吓一跳。”

  “我今天要写材料,你们不要打搅我啊。”这是夏健翔在家常说的一句话。王敏解释说,他的意思就是家人吃饭的时候都不要随便叫他。“写在兴头上,哪怕把饭端到他的跟前,他也是不会吃的。他会说‘这阵子头脑很清醒,乘着这个势头赶紧写出来,等我把想的东西写完了再吃’。”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夏体力明显下降,特别是在他工作的最后一年多时间里,自觉力不从心,写作开始变得吃力。”王敏回忆说,夏健翔晚上加班,有时写一会儿就犯困、疲乏,躺着又睡不着,起床又继续写;或者刚睡下,又来了一点灵感,马上又起来。

  “我那时开始担心他的身体。所以,每当夜里我一觉醒来,看见隔壁房间的灯还亮着,或闻见弥漫的烟味,或听见他轻轻地朗读声,我就叫他,他答应了,我才放心。”回忆起这些,王敏忍不住唏嘘。

  在那段日子里,夏健翔也时常焦虑地感叹:写篇文章,以前说写就写,现在怎么这么费劲。王敏就劝他:都到这个岁数了,你还当是年轻的时候,干不动就不要干了嘛,岁月可不饶人。可夏健翔却说:这就是我的工作、我的事业。

  节俭日子不失生活情趣

  在王敏和夏凡博的眼里,夏健翔的业余时间大多被“写材料”霸占了,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生病以后,在夏健翔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只要节假日有时间,夏凡博就开着车带着父母在北京周边的区县、风景点转转。夏凡博回忆说,当车行在畅通、平坦的高速路上,看着两边的青山绿水、开阔原野,父亲总会感叹“原来北京还有这么好的风景”。但是遇到有门票的地方,父亲大多不愿进去,怕多花钱。

  夏健翔被家人开车带着去过北京门头沟的爨底下村、河北保定的白洋淀,但他们都没有买票进入景点。“我爸总风趣地说:有专职司机和保姆伺候,在路上兜兜风,看看窗外的风景,就很惬意、舒服、知足了。”

  夏健翔身体好的时候,写作累了,最喜欢去的地方是菜市场和小商品市场。王敏回忆说,他每出去转一圈,就买些蔬菜和生活用品回来。“家里吃的、穿的、用的和摆设,几乎都是他买的。”

  王敏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二人的多数鞋袜、休闲衫,厨房的锅碗瓢盆,客厅的装饰品等,都是夏健翔在小商品市场淘来的。“他时常调侃自己的身材好,穿什么衣服都得体。”

  夏健翔常给妻子开玩笑说:我是个女人性格,细腻;你是个男人性格,粗犷。如果我是女人,会把这个家打理得很温馨。“可不是这样?家里包饺子,他调馅、擀皮,包起饺子来又好又快。有时候看了电视里做菜的方法,他就马上学着做,然后美滋滋地让家人品尝他的手艺。”王敏回忆说。

  夏健翔走了以后,看着家里的一切,王敏说:“真是的,好多小物件都是他置办来的。花钱不多,却实用又好看,他就经常炫耀这个。他还有好多好多的事情,没有做完……”

  好汉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

  “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在夏凡博的记忆里,父亲夏健翔时常对他说这句话。

  2004年,夏凡博中考成绩不理想,夏健翔一个暑假都不让儿子外出放松休息,让他在家里复习和预习。当然,儿子学习辛苦的时候,夏健翔也会做红烧牛肉、羊肉,犒劳孩子。

  儿子在武汉大学上学期间,夏健翔坚持只给孩子每个月600元的生活费。王敏知道这是不够的,于是据理力争,最后给孩子加到每月800元。夏凡博在学习之余,勤工俭学,从来不额外找家里要钱。

  大学毕业后,有一次,夏凡博偶尔和母亲谈及大学的生活,说:那个时候手头不宽裕,加之受父母节俭的影响,学校食堂6元半份的排骨,有几次看着特想吃,可是掂量掂量后,还是没舍得买。王敏听了以后,直掉眼泪。

  武汉大学有很多出国深造的机会。2010年,夏凡博即将大学毕业,他的同学有很多人申请出国深造,考虑到今后的发展,他也很想出国上研究生。当他把想法告诉家里后,却被父亲夏健翔不容置疑地否定了。夏健翔不同意的理由是:一则家里经济条件限制,二则2010年王敏生病在床,家里仅有的储蓄要留着以防不测。

  夏健翔对儿子说:“以后不要在我面前再提出国的事。在哪里都是学知识、学本事。不能出国,照样可以上研究生,就考国内的,虽然难考,但是必须考!”最后,夏凡博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生。

  夏凡博工作后,经常出差,比较辛苦。夏健翔生病以后,需要经常住院治疗,但他坚决不让儿子陪床,既是爱惜孩子的身体,也是不愿影响他的工作。

  “你妈对你付出最多,你一定要孝敬你妈、对你妈好!这样走了我才放心。”生病的日子里,夏健翔经常对夏凡博说。

  编辑: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