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睿同志2002年进入徐州市云龙区检察院工作,一直奋斗在刑事检察办案一线,是办案主力、业务骨干,共办理刑事案件千余件,获得过江苏省检察机关侦查监督能手、江苏省检察院三等功等诸多荣誉,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面对或狡诈或凶恶的犯罪分子,她毫不手软,坚决依法打击;但面对孩子,她又总用耐心和爱心,不断释放司法的善意。
敢打硬仗,扫黑除恶斗争见真章
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她带头承办了孟某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该案涉及人员众多、案情重大复杂。于睿同志带领团队人员提前介入案件,提出200余条引导侦查取证意见,探索出“三深工作法”,促使案件办理高效、优质;并在45天内审查94册卷宗,写出38万多字的案件审查报告。由于前期工作扎实,在法庭上,当于睿和同事作为公诉人面对二十八名被告人和三十名辩护律师时,能够铿锵有力的指控、有理有据的答辩,取得良好的庭审效果。该案的办理获省检察院、最高检领导称赞。
精准帮扶,让困境儿童摆脱困境
强制医疗患者王某某在2016年6月精神病发作,一夜之间,原本应该享受家庭幸福的两名幼子,同时失去了疼爱他们的两位亲人,其家庭因支付抢救费用欠下30万外债。于睿同志联合控申部门及司法社工,进行“扶贫+扶志”的综合性司法救助举措,为他们争取到2万块司法救助金,并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干预和拓展活动。这一帮扶案例荣获江苏省优秀社会工作案例三等奖。
2019年以来,像这样的孩子云龙检察院已经救助了6名,但在实地走访中,于睿发现国家对于这些“事实孤儿”的特殊保障政策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能完全落实。在上级院的大力支持下,云龙检察院制发《检察关注函》,与民政部门达成共识,民政部门出台文件,将父母被强制医疗明确列为监护缺失的情形之一,王某两名子女的救助金从之前282元升至1640元,并有相应医疗、就学的保障,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于睿还积极探索与民政部门建立困境儿童线索发现和移送机制,确保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都能获得司法救助。
亲职教育,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未成年人小杰因寻衅滋事被移送到云龙检察院审查起诉。于睿同志在社会调查中发现,小杰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常用金钱代替陪伴,解决问题又过于粗暴。于睿向小杰父母发出了督促接受亲职教育令,委托专业机构对小杰父母进行一对一亲职教育辅导。家长学校的林老师针对小杰家的情况,专门制定课程,要求家长上课记笔记,课后写体会。小杰和父母开始变得更亲密了,小杰主动到父亲工厂帮忙,亲子沟通顺畅了。课程结束后,连小杰的弟弟都说爸爸妈妈“更民主了”,一家四口亲密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加。
这是云龙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启动“曼乔护苗亲职教育”项目以来发出的全市首个督促接受亲职教育令。针对“熊孩子”背后的“熊家长”,于睿同志积极联合区妇联引入专业的社会力量,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推动亲职教育精细化、专业化和人性化,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深耕普法,向青少年播撒法治阳光
见识过太多因法治知识匮乏而引发的未成年人犯罪,抚慰过不少因安全意识淡薄而受到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于睿同志十分重视法治教育工作,带领团队推出“曼乔课堂”项目,为辖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青少年提供点单式服务和精准普法教育;通过该院自行研发的“检爱e站”小程序让法治教育在疫情期间不停不等不拖,并开通以她名字命名的网上直播课——“睿直播”,通过输出远程教育的方式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优质法治课程。“睿直播”课堂被评为徐州市二〇二〇年度“十佳公益普法项目”。团队还被省网信办、共青团江苏省委等部门确立为网络领域青少年维权岗创建单位,并在前不久的中期答辩中获评第一等次。
在同事眼中,于睿同志身材瘦弱,说话柔声细语,性格淡然却不软弱,办案效率极高又注重精耕细作。她发挥女性工作者特有的细致和敏锐,以实际行动维护公正,传递司法温情,一手执法,一手持爱,本是巾帼不让须眉,甘当未成年人“护花使者”。这是于睿同志作为一名未检部门检察干警的职责,也是她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