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名叫“同,生日”的网络筹款活动在微信朋友圈热转。用户只要在“分贝筹”平台输入生日,就会匹配一名相同生日的贫困儿童,直接通过微信为其捐赠1元钱,不到两天时间,该活动募集到捐款近300万元。然而,细心的网友发现,在该活动的募捐页面上,有的孩子头像相同,却以不同名字出现在不同页面,并显示不同生日。(人民网,12月29日) 近年来披着“慈善”外衣的诈捐门层数不穷,博得了心存善念之人的眼球。慈善捐赠本是好意,为的是帮助经济困难的社会弱势群体解决切身所需,摆脱现实困境,走出心理阴霾。但是社会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的善念,走上了旁门左道。如同“罗笑笑事件”里面的父亲罗尔,他虽然拥有三套房产,个人经济条件并不会因为高额医药费用而捉襟见肘,却不用于救助自己的亲身女儿,凭着《罗某某,你给我站住》一文在朋友圈引发轩然大波,打赏很快突破单日5万元上限。然而经网友披露,罗尔承认有多处房产,利用公众号诈捐。最终以微信平台发声,将打赏金额原路退还捐款人而告终。虽然这一事件划上了句号,但是这类诈骗案件却花样翻新,让人们大跌眼镜。“同,生日”的筹款活动便是利用了人们的善念,且小额打赏金额并不会对个人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但积少成多,汇聚千万网民的“小钱”最终变成诈捐大戏的“大钱”,让人防不胜防。 笔者认为:诈捐骗局给社会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一方面,伤害了人们的善良之心:骗局被揭穿,善款被退回,弥补的只是人们的经济损失,却不能弥补人们行善被骗的心理障碍,长此以往古人描摹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同社会将会离我们渐行渐远;另一方面,伤害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不懂得网络宣传、不懂得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法律援助、经济救助,真正成为了社会最弱势的群体,却不能获得社会的资助。因此,提高诈捐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结合案例大力宣传《慈善法》相关热门条款,严格管控慈善机构等等措施,值得我们去探索并且身体力行!
斜阳:“慈善”来者不善 看清诈捐假象
2019-06-19 10:12:00 来源:中国法治
编辑:张幸
更多…本院要闻
- · 【第59次检察开放日】深化协作机制 凝聚监督合力
- · 【“检爱·一朵云”法治副校长】法治清风进社区,网络安全护童心——云龙区检察院暑期法治教育走进潘塘街道赵店村
- · 【第63次检察开放日】解锁检察职能 感受法治力量
- · 喜报!“代表委员直通车”平台再获国字号荣誉!
- · 云龙区检察院召开院务会分析研判上半年检察业务质效并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
- · 深化检律协作 共谱法治新篇——云龙区检律协作会议暨公益律师聘任仪式顺利举行
- · 【以学促干提素能之①】聚焦盗窃案,蓄电赋能增质效
- · 云龙区检察院召开政治忠诚专题剖析暨政治体检测评会
- · 落实“十一号检察建议” 为养老机构注入法治活力
- · 【第62次检察开放日】人大+检察:协同融合履职,共话高质量发展
更多…案件发布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某某涉嫌盗窃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王某某涉嫌盗窃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于某某涉嫌盗窃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王某某涉嫌盗窃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丁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庄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李某某涉嫌盗窃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裴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刘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一案提起公诉
- · 云龙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武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一案提起公诉